曾經我以為,我能一直在世界各地旅行下去。過去五年在新加坡的工作,雖然辛苦但能存下錢,和擁有長假去海外旅遊、去紐澳、歐洲大陸那些我還未踏足的世界板塊。然而,起草撰文這時的我,已離職返台,彷彿剛結束了人生中最長的一次旅行。倒數著兩天後即將離開防疫旅館,能夠真正「回家」。對於迎接「正常」生活,我卻有少許失落。但這一次面對失落,已經沒有第一次認知到「回歸平凡」,那麼驚駭與失意。

前言

2021年初,已經肆虐了一年的疫情仍不打算收手。隻身在新加坡的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停滯,和渴望轉變。我覺得我在各方面都失去自由,除了疫情限制我的移動自由,我的年紀–邁向30歲,也在潛意識裡提醒我,我在成家、立業兩方面,將會有越來越多限制。方方面都感受到壓力的我,打算放手一搏,希望能藉由考上美國研究所,翻轉困境:一方面增加未來就業的優勢,二來能夠在疫情中繼續世界旅行。

我決定孤注一擲,無論考上研究所與否,我都要遵循內心的聲音:我想要改變現狀,離開困住我的工作。因為這份工作,除了限制我的移動自由,也限制了我未來發展的可能性。「不成功,便回台。」我對自己承諾。

然而事情並未朝我比較希望的方向發展:我落榜了。除了震驚,我很意外的發現,比起落榜,我更不能接受要回國的事實。「失去在外國打拼的光環,原來我最害怕的是當一個平凡人。」

認識Post Travel Depression(假期後症候群)

「旅行過後,最難的是面對平凡的生活」這麼想並不可恥,而且普遍。Post Travel Depression或者Post Vacation blues(統譯:假期後症候群),不只發生在上班族的長假期後,在Gap year後返回校園的學生或國際交換生身上也會發生。因此國外有些學校,會專門開課教導學生如何面對Post Travel Depression,以「適應」原本的生活。

而假期後症候群的原因,是當旅人回家後意識到,他們原本的生活比起旅行實在太過無聊乏味,讓人提不起勁。GoAbroad也提到Reverse culture shock(逆文化衝擊)也參雜其中:對家鄉的一切感到不習慣、或看不順眼,甚至會想方設法要再次出國。然而不論是假期後症候群或是逆文化衝擊,都會使人產生疲憊感、生理時鐘紊亂、食慾不振或暴食,及精神無法集中等症狀。不妨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若發現有許多症狀都上榜,務必要正視假期後症候群及心理健康。

1.整天昏昏欲睡或失眠。
2.難以集中精神於家務、公務、或學業上。
3.比起關心身邊的人,耗費更多精神在網上和國外的朋友聯絡。
4.覺得身邊的家人和朋友不再懂你了。
5.逃避外出,因為不想和他人有所交流、或不想接觸家鄉的事物。
6.花費許多時間研究,如何能立馬再次出國?而非專注於現在的生活。
7.體重或食慾劇變。
8.不斷比較國外和家鄉的生活,並對家鄉的一切看不順眼。
9.大多時間感到難過、焦慮、或易怒。
10.認為旅行過後,人生再也豐富精彩不起來了。

如何克服假期後症候群

而我是如何調適要回國的失落,並且踏出下一步?
我很慶幸老天在我落榜後,很快給我下最後通牒。要不是工作簽證即將到期,也許我會拖延著不願離職、準備回台。

最初的我,不能說是戰勝了失落和恐懼,只能說是心裡的雀躍壓制了它。「比起繼續在外流浪,我更期待用過去幾年的經歷,來打造未來平凡的新生活。」意識到這點是因為,好友夫婦在我離職後,邀請我加入他們的德國公路旅行。這個提議在疫情下,聽起來是格外的誘人:反正到時抵台一樣要隔離,加上回台後不知何時才能再次出國,為何不要在返家前,「順道」去其他國家玩?我挺訝異我並沒有猶豫很久,就回絕了他們的好意。我告訴好友,現在的我,對旅行實在提不起勁,反而更想趕快回台安頓下來。

然而躲在心裡的失落,還是會時不時出來打擾。隔離期間,我有好多時間逛Instagram, YouTube。我會特別關注自我介紹欄,許多人會放上一面面的小國旗,代表他去過的地方。當我焦慮著也許再沒有機會出國時,我會告訴自己人生很長,加上科技和觀念日新月異,未來還不可知。「以前的人未曾想能活到七八十;而當我七八十的時候,也許那時的人類已經能活過百歲。」結論是「最重要的不是急於一時,而是及時」我質問自己,環遊世界是及時?還是急於一時?進修是是及時?還是急於一時?以此類推到很多困擾著我的問題,馬上就有了清晰的答案。

終於完成這篇文章的我,返台已過月餘。自認為甩開了那股憂鬱:學會開車,也慢慢在找工作、重新編輯履歷。只是還是沒有動力和老朋友見面聚餐。也許再過不久會成為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能夠接受這麼多改變,我想很重要的是,我在返台前就做了很長時間的心理準備。另外我也大致模擬返台後的生活,和設想未來找工作的方向。這些準備讓我的心能夠在入境後安定下來,不會質疑當初離開的決定,也不會焦慮著想再次出國旅遊。

國外有較多的文章,探討假期後症候群。
Tripsavvy列出11個,甩開假期後憂鬱的方法,提供大家參考:

1. 在假期的尾聲保持忙碌:安排體驗課、或採買紀念品,避免過度沉浸在將要離開的情緒中。
2.如果情況允許,避免立即返回工作岡位或返校。
3.和朋友見面,聊聊你在國外的經歷,和那些你不在時發生的大小事。
4.繼續保有愛旅行的一顆心:在家鄉嘗試各種新鮮事物,或繼續烹飪、衝浪課程。
5.在自己的家鄉旅遊。
6.分享過去旅遊的照片。
7.重溫過去的遊記或撰寫網誌。
8.整理紀念品。
9.計劃下一次旅行:有道是,新的旅行計畫,能轉移對上一段旅行的留戀。
10.好好照顧自己:
在旅途中有時未能妥善照顧自己。有些是大魚大肉後的積食、被耽誤的日常鍛鍊、或因徹夜狂歡而匱乏的睡眠。不如把返家當作重新照顧自己的機會,好好睡上一覺或保持健康的生活型態可以減少憂鬱。
11.幫助其他旅人:助人為快樂之本,且能讓自己保持忙碌。

參考資料一: 8 Things to Do When You Feel Post Travel Depression
參考資料二:11 Ways to Beat your Post-Travel Depre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