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 DEBATE YOURSELF

還記得上回我說到,單位主管最討厭我們對沒做好的事,有所推託及找藉口。
有一回與同事聊天,她抱怨道:Sister 雖然討厭我們有所反駁,但當我們總是認錯時,
又愛反問我們,Why you never debate yourself?

另外我的同事們,來自世界各地,
並不是每個文化都崇尚著,以和為貴,
很多事情可以感受到,以和為貴很容易被吃得死死的。

面對同事、面對長官的質疑,學會站出來為自己說話,
對我而言是很大的突破,尤其是用非母語,


為什麼為自己講話很重要?
當你停止為自己辯解時,別人也就無從了解,你是如何思考的,
又或者是認為,你做事欠缺思考。

如果連自己都停止為自己說話,還要期望誰會諒解,或站出來幫你說話。

我們病房的書記個性直來直往,加上在院內服務十年有餘,老實講十分囂張,
剛來時我因不熟悉行政流程,常被她責罵,
有時責任並不在我,卻因為不自信做的對不對,不明緣由就先認錯。
久之,只要單位有事情出錯,
她總是第一個想到我,睜著一雙印度人標誌性的大眼,氣沖沖地跑來質問我,嚇人的很。

我心裡對此非常受傷,我在同事的心中竟是一個不牢靠的出包鬼。
也向其他同事表達這樣的心情,他們也鼓勵我要強硬一點,站出來為自己說話。

於是接下來幾次衝突中,
我穩住自己,強忍住奴性認錯的衝動,並提高聲量(台灣人說話對他們而言太輕聲細語了)
有條有理的敘述,我是如何處理有異議的地方,是遵循誰的指示或徵詢了誰的意見,
堅持自己的立場,後續善後應是誰的責任。
聽完我的陳述,她的態度軟化許多,
雖然離建立彼此的信任關係還要一陣子,但我心中舒坦了許多。


DO PROTECT YOURSELF

在一個具規模的醫療機構工作,加上身處第一線提供照顧的人員
每天我需要聯絡、安排的人事物,多如牛毛又複雜,
有時是要向家屬更新病人近況,
有時是向檢查單位詢問檢查排程,
有時是安排轉院,預訂救護車,

到現在我還很不習慣的是,每次通電話,就算是雞毛蒜皮的小事,
都要記下是哪個單位哪個人甚至分機號碼,轉達了什麼確認了什麼。

在台灣完全不會這樣,如果檢查室打來說,今天某病人做不到檢查了,
我們就只是簡單紀錄:檢查室通知今天無法送檢。

但新加坡不是這樣,這些都要被記錄清楚,在掛上電話前要養成習慣問一聲:
May I know who is on the line?
May I know whom I am talking to? 
You are?
一開始我沒有這種習慣,也沒有意識到必要性,老是被帶我的人念。
我知道這麼做是為了保護自己,但我還是不喜歡這種做法,有不互相信任的感覺。

反之,有時候我們向家屬轉達事情,或協助處理事情,也會被對方要求報上大名。
也許對土生土長的新加坡人來說,這只是例行公事,隨口一問。
但對我而言,聽到對方這樣問,心中就會警鈴大響,並覺得不受信任。

也許會這麼問的背後的最深層原因,就是要彼此心中警鈴大響,
這樣對方才會好好辦事,好好地負責
要是出了差錯,冤有頭債有主,你的名子我可是記下了。
新加坡的這種記名文化,還真是讓人挺有壓力的。


DO SMILE

記得職前訓練期間,管理高層在台上說到,
當他在醫院四處走動的時候,他很驕傲看到員工們是面帶笑容,很快樂的跟他打招呼。
當初聽到這一席話覺得沒有什麼,沒想到「快樂的笑容」,竟成了我試用期延長的原因。

你可能很難想像,員工上班有說有笑,
不是比較容易被主管認為,上班不認真、混水摸魚嗎?
習慣在工作時保持嚴肅的我,加上還在試用期,
從沒有想過上班要說說笑笑,更別說在主管面前了。
結果我的主管很憂心地告訴我:你看起來壓力很大,都沒有笑容,
你似乎適應的並不好,所以我們決定延長你的適用期。

當下聽到主管對我的見解,心中十分憤恨不平,
怎麼主管們不是以工作具體表現,來評估我是否勝任,
反而是用我看起來開不開心,來評斷我的工作表現?

事實是,笑容這件事,比我以前所想的還重要。

在台灣醫院工作,上班都是規定戴著口罩,誰管的到你有沒有笑容。
如果有被高層要求面帶笑容,也多是為了顧及病患家屬的觀感。

現在的病房裡,有一位前輩十分的關心我,
知道我初來乍到,對英語也不夠自信,不敢主動與同事交流,
他常常主動找我講話及關心。
工作繁忙時,他常笑笑的問我,你怎麼看起來很嚴肅的樣子?You look so stress.
一開始我只是把這些當作關心,而不是提醒,
直到有次,他收起笑容,語重心長地命令我:
Liya, no matter how busy you are, you smile.

那一刻我才意識到,這麼久以來
我的沒有笑容,破壞了單位工作的氣氛,
是呀,可以選的話,誰不想跟總是面帶笑容的人一起上班呢

以前老覺得,陪笑臉是陪給所謂的服務對象,
從另一個角度看,
一個笑臉,何嘗不是塑造一個愉快的工作環境。
何嘗不是讓自己,在長官面前塑造一個好印象,代表自己能輕鬆勝任手上的工作。

如果不是換了一個截然不同的工作環境,
我才不會發現笑容的力量這麼強大。

在新加坡工作即將滿一周年,
最近常不自覺的想,以前在台灣工作的細節,
然後發現自己竟被同化,被影響了這麼多,有種回不去了的感嘆,
回不去並不是台灣不好,而是兩邊的職場差異之大,
真的回了台灣必定要重新適應一番。

加上年資重新計算、轉換職場造成的斷層,
不論台灣或新加坡,與我差不多時間入行的同事,
都早已晉階,開始當小組長帶新人,
而我只是才要再次脫離菜鳥,心中有些許失落,
於是我在去年的最後一天,在Instagram寫下了:
二零一七年是特別的一年,收穫很多,但失去的更多。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轉換過職場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
但我想用最近很喜歡的一句話,鼓勵自己跟所有人:

你用時間付出了什麼,時間是絕對不會辜負你的。

最後感謝花時間閱讀我工作碎碎念的所有人,
你的點閱及留言是我分享的動力,
See ya.